一、平开门
汽车最常见的开门方式是平开式车门,即传统向外开启的车门,与前车门柱铰接,结构简洁且符合日常使用习惯,广泛应用于各类车型中。

二、侧滑门
侧滑门是 MPV 车型的经典设计,其滑槽通常隐藏在玻璃下方,使车身侧面线条更加简洁。这种设计在狭窄的停车位中优势明显,开启后能提供极大的开口,方便乘客上下车。

三、鸥翼门
所谓“鸥翼门”,就是车门的铰链(连接点)在顶棚,车门开启形状好似翅膀而得名。殴翼门最早是在 1951 年由奔驰发明出来的,当初是为了减少门把手风阻而设计的,不过据说还是迫于无奈,没想到却成了经典。相对于应用最多的侧拉式车门,鸥翼门除了拉风外,在很多情况下还是很有实用性的。比如在狭小的停车位,侧拉式车门可能因为被两边的车辆阻挡而无法开合很大的角度,而向上展开的鸥翼门却可以轻松打开。
鸥翼门如今这种车门的式样,也成为了很多超跑的设计范本,譬如帕加尼。

四、蝴蝶门
蝴蝶门(Butterfly doors),也称作蝶翼门,属于超级跑车的一种车门样式。蝴蝶门的铰链安装在 A 柱或靠近 A 柱的翼子板上,车门通过铰链朝前上方开启,斜向扬起的车门就如同蝴蝶展开的翅膀,因此得名“蝴蝶门”。

历史上第一款采用蝴蝶门的车型便是 1967 年 9 月在意大利蒙扎发布的阿尔法·罗密欧 33 Stradale。该车最早问世于 1965 年,总共出厂了 18 辆,极速逼近 300KM/H,百公里加速在 5.5 秒内完成,是当时最昂贵的公路跑车之一。有趣的是,在 1968 年的巴黎车展上,博通天才设计师马塞罗·甘迪尼采用相同的底盘,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剪刀门车型——阿尔法·罗密欧 Carabo。

蝴蝶门这种个性另类的车门样式现已成为超级跑车的独特标志。目前世界上采用蝴蝶式车门的代表车型就有法拉利Enzo、迈凯轮F1、MP4-12C、保时捷911GT1、奔驰SLR Mclaren、Saleen S7、Devon GTC等著名超级跑车。
五、剪刀门
所谓剪刀式车门,即它的铰链在前挡泥板,因车门的开启形状好似剪刀而得名,最早使用剪刀门的是阿尔法·罗密欧。阿尔法·罗密欧在 1968 年为概念车 Carabo 配上了这种车门。但随着使用剪刀门的兰博基尼推出后,剪刀门才风靡了全世界,因此更多人认为兰博基尼才是剪刀门的鼻祖。

剪刀门的优点
可以在狭窄的区域打开车门,避免普通车门打开对路上的行人或车门本身造成损害。
张扬自己的个性。
剪刀门的缺点
车翻了之后无法打开车门,不过发生这种事故的几率很小。
剪刀门开启后的角度并不能达到 90 度,因此上下车门还要注意不要磕碰到自己。
改装剪刀门成本高。
保养麻烦。

六、旋转门
这是新型的特异开门方式,是 Koenigsegg(柯尼塞格)创立的独特设计,并应用在旗下的系列车款中。非常新颖。集合了各种车门类型的众多优点。
大家见惯了兰博基尼剪刀门,但是柯尼塞格显然不甘平庸,其独创了旋转式车门可谓动感十足,上图演示的车门运动就包含了外展、旋转以及前推三个动作,可以说一个简单车门的开启就硬生生地设计成极具三维动态视觉的样子。

除了炫目之外,其实还有个好处就是,车门开启后,相较之兰博基尼的剪刀门而言,不会占据太多的垂直空间。

七、对开门
自杀式车门实际上就是对开式。被称为“自杀式”是因为早期工业较差,万一车门没有关紧,高速行驶时很有可能会被逆向气流冲开,导致乘客就很容易被抛出车外。但如今已经不成问题。是劳斯莱斯的标志性设计之一。

何为对开式车门呢?就像是打开一个箱子一样,前后车门向两侧不同方向展开,前门还是传统的前开式,但是供贵宾上下车的后座舱的门改为后开形式。这种车门沿袭自欧洲历史上皇室贵族乘坐的马车,可使后排乘客上下车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对开车门的张度要比普通平开式车门大,视觉上会让后排看起来更显大,从而突出尊贵感。
八、滑动门
隐藏式滑动门整个车门可以收纳于车身内,完全不占用外围空间,1953 年美国凯撒 Darrin 首创,后来的宝马 Z1 也有类似的设计。

Z1 的计划由 1988 年 7 月开始引入,之后一直生产到了 1991 年 6 月。Z1的车身采用了特殊的塑料材质打造,同时可以从底盘上全部拆卸下来,侧面面板和车门采用了 General Electric 的 XENOY 热塑性塑料,引擎盖、后备箱盖和车顶均为由 Seger + Hoffman AG 出品的玻璃钢。Z1 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门方式,既不是向外开也不是向上开,而是独一无二的电动升降式车门。

九、天蓬门
这种车门在汽车领域应用得非常少,在战斗机上却比较常见。它将车顶与传统车门合为一体,非常拉风。多见于概念车。想象一下坐在战斗机内的感觉吧,360° 无死角的开阔视野让人觉得很过瘾。



应用在汽车上的天蓬门也具有这种特点,它将车顶与传统车门合为一体,遮挡视野的 A 柱在这里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前风挡也可以不受干扰的环绕驾驶舱一周,为驾驶者和车内乘员提供几乎无盲区的视野。
十、1+2 门
1+2 式,现代的 Veloster 独创,驾驶位一侧仅有一扇车门,而副驾驶位一侧却有两扇车门,方便后排乘客出入。后来宝马 mini 上也有使用。

十一、前开门
前开式,从车头开启,唯一的案例是宝马的复兴之作(1955年量产,二战后复兴车型)——可爱的小车 Isetta。
优点:进出便捷,适合狭窄空间 。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

汽车 第8章 汽车开门方式